花生雜草生態防控措施知識總結
關于“花生雜草生態防控措施知識總結”,你了解多少呢?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“花生雜草生態防控措施知識總結”的知識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。

花生栽培現在多已采用化學除草劑除雜草,經濟、快速、防治效果好,深受農民歡迎。但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雜草抗(耐)藥性增強、濃度控制不好易產生藥害、殘留藥物對后作物有危害、蚯蚓等大量有益動物消亡、土壤和水源被污染等問題的不斷出現,已敲響了除草劑使用造成生態和社會公害的警鐘。采用生態的措施防控雜草,安全、環保、經濟、易實施,值得大力宣傳和推廣。
一、翻耕土地 花生雜草多為一年生,主要有狗尾草、馬唐、千金子、灰菜、牛筋草、馬齒莧等,它們一般分布在0~10厘米的土層中,只要土壤的溫、濕度適宜,就會發芽出土為害?;ㄉシN前或收獲后,選擇溫、濕度較好的時期,每隔10~15天淺翻耕1次,共翻耕2~3次,可誘使70%~80%雜草種子萌發,然后將其翻耕殺滅。也可在花生收獲后的秋、冬季,用大馬力拖拉機深翻耕1~2次,將表土中的雜草種子深埋到10~15厘米深以下的土壤中,使其失去發芽條件而不能發芽(即使萌芽也無力伸長出土)。對香附子和刺兒菜等多年生雜草,可通過土壤深翻,將它們大量的地下根、莖翻到地表,以利于人工撿拾集中處理,或讓其經風吹、日曬、冰凍等而枯死。旱旱輪作的地區,采用翻耕防控雜草,防控效果可達50%~60%。
二、水、旱輪作 有條件的地方,應大力推行花生與水稻等水、旱輪作,這樣能經濟、高效地防控花生雜草,有效率可達80%~90%。水稻收割后種花生,不僅可根治或大大控制花生的旱地雜草,而且還可有效防控水稻田雜草的發生,實現一措多效。水、旱輪作好的花生地幾乎不用再進行人工除草。
三、覆蓋栽培 花生播種后覆蓋1層稻谷殼或干稻草等,雜草種子得不到陽光、雨露,多數不能萌芽,少數能萌芽的,生長也很弱小,易人工清除。春花生播種后覆蓋地膜,出苗時及時在出苗處劃膜引苗,這樣不僅可促花生早出苗、齊出苗,而且還可有效抑制雜草的萌發與生長。夏花生應在齊苗后再覆蓋地膜,方法是細心劃膜,小心將花生苗摳出膜,再將地膜盡可能緊貼地面?;ㄉ乇砀采w如能和化學除草結合起來,防控雜草效果會更好、更長效?;ㄉ采w栽培,可增產10%~15%。覆蓋栽培的花生,一般不再進行人工除草。
四、施用腐熟有機肥 豬、牛糞和土雜肥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雜草種子,若不進行高溫發酵處理,大量的雜草種子就會隨施肥被帶入花生地中,加重雜草的為害。農家肥如經高溫腐熟處理,可使95%以上雜草種子失去發芽能力?,F將兩種農家肥的快速腐熟方法介紹于下:
1. 土雜肥。選一地勢較高且平坦處,根據堆漚肥的量挖一深1.5~2米,長、寬自定的土坑,坑的底部和四周用磚砌和用水泥粉刷好(也可鋪上厚塑料薄膜),以防污水滲入地下。接著先鋪1層落葉和草糠等,后鋪1層作物秸稈、綠肥、青草、水草、垃圾和鮮樹葉等,并撒上2%~3%尿素等化學氮肥,隨之蓋上1層細土,再鋪上秸稈、青草等,如此分層堆積到滿土坑為止。最后在堆肥頂部以及四周抹蓋上1層黏濕泥土或用厚塑料薄膜覆蓋嚴密。
2. 豬、牛糞等。鋪1層豬、牛鮮糞,撒1層生石灰粉(按2%~3%的量),如此分層堆積直至堆滿坑為止,然后在堆肥頂部用黏濕泥或厚塑料薄膜覆蓋嚴密。這樣堆漚的肥料,冬季2~3個月可腐熟,夏、秋季1個月左右可施于大田。
五、使用良種和合理密植 純度高且飽滿、充分成熟、干燥的花生種子發芽率高,生命力強,可確保苗齊、苗壯和生長旺盛,能盡快封行控制雜草。但一定要合理密植,因若過稀,封行慢,有利于雜草的發芽、生長;若過密,雖封行早,有利于防控雜草,但影響通風透光等。一般每畝適宜的防控雜草栽培密度為:春花生8000~9000穴,夏花生9000~10000穴。
以上就是種植信息網針對“花生雜草生態防控措施知識總結”整理的一些知識。